欢迎访问 兰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网站,今天是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
  • 关注:
中院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» 中院新闻

【如我在诉·青年法官说第10期】让"如我在诉"成为司法黄河的永恒律动

来源:兰铁中院执行局 作者: 敬阳 责任编辑:朱小雪 发布时间:2025/7/31 9:11:52 阅读次数:
字号:A A    颜色:

让"如我在诉"成为

司法黄河的永恒律动

执行局法官敬阳

微信图片_20250731091207.jpg

各位领导,各位同仁:


我要讲的题目是让"如我在诉"成为司法黄河的永恒律动,我是今年才去执行局,算是执行局的“老新兵”,之前从事立案和行政审判工作多年。今天,我站在这里,想和大家从我们立案、行政审判和执行工作处罚,聊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——“如我在诉”。熟悉,是因为我们每天立案、审判、执行的各类文件中,对如我在诉都有提及;陌生,是因为我们往往把它当成一句口号,却忘了它本该是一种“把自己放进去”的司法方式。我们每天都在法院工作,可老百姓一辈子可能就进这一次法院,当他们怀揣着沉甸甸的诉求与期盼进入法院,他们希望看到的,不是冰冷的法槌和冷漠的工作人员,而是希望公平正义的的法官热情的助其渡过纠纷之河,抵达公正彼岸。

"如我在诉"四字,看似朴素,却如黄河水车在岁月中日夜不息的律动,蕴含了司法生命最深沉的节拍。这精神召唤我们放下法袍的距离感,拥抱诉讼中的共情与温度。它要求法官在案件审理中,以自身代入当事人视角,深切体验其处境、忧虑与期盼,将冷峻条文转化为温暖人心的正义力量。

"如我在诉"绝非浅层的情绪共振,而是三重境界的深沉融合第一重是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。当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在立案窗口因材料不全而茫然无措时,当一位企业家在投资中因行政诉讼而焦虑万分时,当一位胜诉的农民工面对执行困境而满眼失望时——我们能否暂时搁置法官身份的“超然”,以己度人——若我们身处其境,又当如何渴盼公正的雨露?真切地体味那份焦灼、那份无奈、那份期待。

第二重是推己及人的伦理自觉。孟子曰:"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"这古老智慧在司法领域要求我们以对待自身事务的审慎与关怀,对待他人之诉求。在立案时,若我是那位不谙法律的群众,我需要怎样的指引?在审理行政案件时,若我是那个面对庞大行政体系的个体,我渴望怎样的平等与倾听?在执行案件中,若我便是那翘首以盼的债权人,我期待怎样的高效与决心?将心比心,方能校准司法的天平。

第三重,也是最为关键的境界,是将这份自觉与温度升华为可感可触的制度保障。是将这份内心的自觉与温度,外化为可复制、可持续、可检验的制度性安排与工作方法“如我在诉”不能仅依赖我们法官个体的道德自觉,它必须熔铸于立案规则的设计、行政审判的流程、执行行动的规范之中,成为司法机器高效、公正、温暖运转的核心驱动,让每一次正义的输送都饱含人性的温暖与程序的光辉。

回望我们脚下这片沃土,甘肃是"马锡五审判方式"的重要发源地。马锡五法官深入田间地头、携卷下乡问案的生动身影,正是"如我在诉"精神在黄土高原上朴素而深刻的实践注脚。今日我们兰铁两级法院,更以务实行动延续这一宝贵传统。在行政审判中,当我们面对"民告官"案件时,法官不再简单端坐高台。通过主动走访调查、协调沟通,努力弥合分歧,化解了多起涉及土地征收等群体性行政争议。在立案窗口,我们开辟绿色通道,提供便捷指引,甚至协助联系法律援助,只为让焦急等待的身影能更快看到正义的曙光。在执行工作中,我们不远千里查人找物,在雷霆万钧强化查控、曝光、惩戒,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,也推行善意文明执行方式,充分及时保障胜诉权益。这些正是"如我在诉"精神在兰铁两级法院司法实践中的生动回响。

要让"如我在诉"真正化为润泽人心的黄河之水,当前工作重点需凝神聚力于三处:

以制度夯实"代入感"的根基:在立案前端,应大力优化服务窗口功能,打造清晰指引与耐心释明的制度环境;在审判后端,推动裁判文书通俗化改革和判后答疑,确保胜败皆明、法理通透。在执行末端,我们要切实对各类案件加大执行力度,拓宽执行思路,丰富执行方式。确保人民群众获得胜诉的权益。同时探索更柔性的纠纷解决机制,让司法如春风化雨,更契合群众切身感受。

"民本"刻入司法程序的灵魂:我们要持续优化立案登记制,坚决防止"立案难"问题回潮。特别是在行政诉讼领域,必须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要求,畅通"民告官"的法律渠道,确保每一份正当诉请都能获得司法殿堂的平等接纳。要坚持实质解决行政争议,避免群众在繁琐司法程序中疲于奔命。要坚决打通公平正义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突出刚柔并济,聚焦协同发力,以执行工作的新突破获得群众认可。

"透明度"点亮公正灯塔:我们要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,大力深化审判流程、庭审活动、裁判文书、执行信息的全方位公开。让正义的实现过程清晰可见,使每一次法槌的起落都在阳光下获得最广泛的理解与认同。

同仁们,兰州城以"两山夹一河"的独特姿态立于天地之间。身为金城法官,我们亦需如南山北塔般坚定守护法治信仰,同时永怀黄河奔涌不息的深情,将"如我在诉"精神熔铸为制度堤岸内奔涌的暖流。

当每个案件处理都倾注了"如我在诉"的真诚与深思,当制度温度如古老水车般恒常提引公正之水——我们终将见证,司法不仅守护规则,更将滋养人心。

让"如我在诉"成为司法黄河的永恒律动,让公平正义,如黄河之水,永远深沉、浩荡、可感可触。

谢谢大家!